作为安防制敌的有力武器,家用摄像头已经深入到很多人的居家生活中,甚至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标配”家庭小终端。实际上,很多人也因为安装了家用摄像头避免了各种各样的损失。但如风吹动物体(窗帘、植物、挂件等),甚至是光线变化时(例如太阳突然被云层遮挡、开/关灯)都有可能触发报警,如此高频繁的无意义报警内容,会造成类似“狼来了”而导致用户的敏感度降低和产品信任度低下等问题。
如果家用摄像头能够有人出现的时候,智能摄像头能够对画面中的人形轮廓进行分析识别,再启动录像取证和入侵报警机制,这不是更好么?以人形为触发机制,将很大程度上解决家用摄像头因为光影移动或者宠物走动等事件导致的误报问题。因此,人形检测是家用摄像头实现精准安防最重要的基础功能之一。
自2018年支持“人形检测”的首款智能摄像头上市后,“人形检测”功能已经越来越获得整个行业的关注,大量家用摄像头产品开始宣传支持“人形检测”功能。但经实际测试,目前市场上号称支持“人形检测”的摄像头厂商的实际测试准确度参差不齐,扰乱了市场。
为了帮助用户高效选择具备“人形检测”功能的智能摄像头,同时鞭策企业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引导智能摄像头市场健康持续的发展,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或AIIA)作为人工智能产业的领军组织,联盟评估工作组特意开展了大量研究,围绕市面上日渐增多的“具备人形检测功能的家用智能摄像头”开展了评估规范的编制工作,并已经初步形成征求意见稿。评估规范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单位主导编写,中国联通、中兴、诺基亚、云从科技、广电运通等单位参与讨论,凝结了国内人工智能领域专家的集体智慧。
评估规范规定了具有人形检测的家用智能摄像头的指标要求和评估方法,主要包括准确率、响应时延、可同时识别人数和有效识别距离。通过测试上述指标,参照分级标准,对家用智能摄像头进行综合评分分级。评估规范的目录见下图。
基于人形检测的家用智能摄像头功能和性能评估规范目录
后续,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将进一步就“具备人形检测功能的家用智能摄像头智能化分级”展开讨论,欢迎大家持续关注并积极参与“具备人形检测功能的家用智能摄像头智能化分级”的评估规范制定以及未来评测工作。